德財寺全球資訊網 德財寺全球資訊網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
德財寺全球資訊網普賢菩薩故事 返 回
發佈日期 2025-08-07
六度波羅蜜廣度眾聲 十大願利眾生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有緣人供養佛像助道建寺

普賢菩薩的故事

是佛教大乘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,以「行德」著稱,與象徵「智德」的文殊菩薩相對應。 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、釋迦牟尼佛合稱「華嚴三聖」。 他被認為是理德、定德和行德的代表,並以十大願王著稱。

最為人所知的是他與文殊菩薩一同作為毘盧遮那佛的脅士,合稱「華嚴三聖」。普賢菩薩以大行願著稱,象徵著實踐菩薩道的行為,並常以六牙白象為坐騎。此外,普賢菩薩還有多個應化事蹟,其中最為著名的是「拾得大士」的故事。 以下是普賢菩薩的幾個主要故事:

1. 華嚴三聖:

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同為毘盧遮那佛的兩大脅士,象徵著智慧與行願的統一。

2. 拾得大士:

豐干禪師在天台山國清寺附近遇到一個啼哭的男孩,取名「拾得」,並在寺中撫養長大。拾得後來成為齋堂香燈、出食的雜務,並以種種不可思議的示現,被認為是普賢菩薩的應化身。

3. 六牙白象的象徵:

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,象徵著堅定、清淨與無畏的力量。 六牙也代表著六波羅蜜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

4. 十大願:

普賢菩薩十大願是佛弟子們主要的修行目標,包括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、廣修供養、懺悔業障、隨喜功德、請轉法輪、請佛住世、常隨佛學、恆順眾生、普皆迴向。

普賢菩薩的故事,展現了他的大行願力,以及他如何以種種方式引導眾生走向覺悟。更是對修行者實踐菩薩道的啟發

 

普賢菩薩慈悲功德:

• 代表「行德」:

普賢菩薩象徵著實踐和行動,強調通過實際行動來成就佛果。

• 十大願王:

普賢菩薩發願修行十大願,包括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、廣修供養、懺悔業障、隨喜功德、請轉法輪、請佛住世、常隨佛學、恆順眾生和普皆迴向,這些願望被視為成就佛果的主要途徑。

• 坐騎:

普賢菩薩的常見形象是騎著一頭六牙白象,六牙象徵著菩薩的六度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)。

• 與文殊菩薩的關係:

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共同作為釋迦牟尼佛的脅侍菩薩,一個代表行,一個代表智,相輔相成,共同引導眾生修行。

• 守護生肖:

普賢菩薩也是屬龍和屬蛇的生肖守護神。

• 法相:

普賢菩薩的法相常見有戴冠,金色身,右手持蓮花或如意,左手與願印;或戴五佛冠,金色身,結印,或持金剛杵,半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。

• 願力:

普賢菩薩的願力廣大,能夠幫助眾生消除業障、增長福慧,並最終成就無上菩提。

普賢菩薩是佛教中一位非常重要且受到廣泛敬仰的菩薩,他以其大行願力,引導眾生走向解脫和成佛之道。

 

 

 

德財寺全球資訊網 德財寺籌建處:南投縣竹山鎮瑞山巷156號;TEL : 049-2630016
歡迎加入會員、志工 ,歡迎參訪 請先預約時間 早9:00-晚6:00
版權所有 © 德財寺全球資訊網;建議使用最新版本 GoogleIE 瀏覽器觀看
登入會員登入會員 修改資料修改資料 使用說明使用說明
線上捐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