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緣人可供養神像 轉逆為順
福德正神的傳說故事: 在德財寺尊稱福德王
福德正神為周朝一位官吏,名叫張福德,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(約西元前1134年)。 他從小就聰穎孝順,長大後為官清廉正直,體恤民情,愛民如子。為人公正,體恤百姓生活困苦,做了許多善舉,但他死後,接任的官吏,上下交征,無所不欲,民不堪言。 這時,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之好處,念念不忘,終於建廟祭祀,取其名而尊稱為「福德正神」。
• 為民犧牲
另有一說,福德正神原為一老翁,在路上拾獲蛇卵,回家孵化成蛇,後來蛇闖禍傷人,老翁不忍百姓受害,奮勇將蛇殺死。
神格化與信仰:
不管是哪種傳說,福德正神的故事都離不開為民服務、犧牲奉獻的精神。 他的故事激勵著人們,死後被尊為神,成為地方的守護神,保佑一方平安。
• 土地公信仰:
在臺灣,福德正神是家家戶戶都熟悉的土地公,是地方的守護神,掌管著土地、財富和居民的平安。
• 多重身份:
福德正神除了是土地之神,也被視為財神,許多生意人會特別祭拜他,祈求生意興隆。
• 信仰文化:
每年農曆二月初二,是福德正神的誕辰,會舉辦盛大的慶典,信眾可以準備、水果、發糕等祭品來祭拜,祈求平安和好運。福德正神的傳說故事和信仰,反映了民間對土地、財富和社區的重視,也展現了對善良、正直和奉獻精神的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