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國素來有傳說生物龍,能夠騰雲駕霧,帶來降雨。佛教傳入後,因那伽大蛇王與中國龍有相通之處,故將那伽翻譯爲天龍、神龍、龍。
龍王為司興雲降雨之神。在早期的中國社會,便有龍的圖騰出現,龍在中國神話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種神物。四海者指中國四面之海也,亦即《禮記.祭義》所稱東海、西海、南海、北海之四海也。龍為帝王之像,四海海神乃操控四海者,俗以其示黃帝之後裔,皆帝也,故轉海為龍王也,因龍潛之海,各據一方,故名四海龍王。《太平御覽》稱東海龍王為「勾芒」;西海龍王為「蓐收」;南海龍王為「祝融」;北海龍王為「玄冥」。
-
-
配祀:
風、調、雨、順四將軍及劍童、印童
-
清乾隆17年,王必昌《重修臺灣縣志》載:「清雍正二年(甲辰,1724年),敕封四海龍王之神,為東海曰『顯仁』;南海曰『昭明』;西海曰『正恒』;北海曰『崇禮』。龍王為四瀆之神